中國通信學會(China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,CIC,以下簡稱“學會”)成立于1978年,是在民政部注冊登記、具有社團法人資格的國家級學會,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,業務主管單位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。學會下設50個分支機構,與全國29個省級通信學會建立了密切的業務聯系和指導關系,擁有會員近6萬人。2022年,學會選舉產生了第九屆理事會,現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、副部長張云明同志當選為理事長。
學會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、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、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、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,經過40年的發展,已成為黨和政府聯系信息通信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橋梁和紐帶。
學會致力于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,每年組織大型學術交流活動50余次,參與的科技工作者數萬人。打造信息通信領域科普品牌,每年主辦“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”系列活動,組建科學傳播專家團隊、科技志愿服務團,開展教育培訓、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開放日、知識競賽等活動。提升國際影響力,與美、德、英、日、韓等國的學會、協會和ITU等國際組織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,成功推薦我國專家在國際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,每年舉辦ICCC(中國國際通信大會)等國際性會議。促進產教科協同創新,集聚力量服務卓越工程師隊伍建設與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,大力推動工程師國際互認,開展“數智工場”產教協同育人國際合作。專注于一流學術期刊建設,主辦或聯合主辦的《中國通信(英文版)》(2021年SCI影響因子達3.170)、《通信學報》、《電信科學》等5種期刊是通信領域具有權威性的刊物,主辦的《中國通信年鑒》成為通信行業最具權威和發行量最大的文獻性出版物之一。自2002年設立的“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”是我國信息通信領域最具權威性的科技獎項,并取得了直接向國家獎勵辦提名資格。建設高端智庫服務重大決策,積極發揮兩院院士和各學術專委會專家作用,承接并完成中國科協、工業和信息化部重大課題,進入工業和信息化部智庫名錄。推動科技經濟融合發展,打造信息通信領域的“科創中國”品牌,助推技術創新和成果轉移轉化,推動科技經濟深度融合,助力高質量發展。
學會將繼續肩負推動信息通信行業發展的職責使命,積極調動各方面創新要素,為建設科技強國、制造強國、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凝心聚力。
為進一步推動學會事業發展,加強人才隊伍建設,根據學會的相關規定,現將2023年度招聘計劃公布如下:
(一)堅持公開、平等、競爭、擇優的原則;
(二)堅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原則;
(三)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。
應聘人員需具備以下條件:
(一)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;
(二)遵紀守法,品行端正;
(三)具有崗位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條件;
(四)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;
(五)崗位所需要的其他條件。
網上報名:招聘采用郵件報名的方式進行。應聘人員將個人簡歷投遞至學會招聘郵箱(zhaopin@china-cic.cn),郵件及簡歷名稱為:姓名+學歷+學校+應聘部門+應聘崗位+聯系電話+高校人才網。應聘人員每人限報1個崗位。
資格初審及考試:學會將以電子郵件形式通知資格審核通過的應聘人員,并根據實際情況組織筆試和面試??荚囅嚓P事宜另行通知。根據應聘人員的綜合成績并結合崗位需求,擇優確定考察人選。
考察和體檢:學會將結合崗位需求,對擬聘人選進行考察,考察包括但不限于閱檔和了解以前工作情況等。若發現考察結果存在影響聘用的情況,則不予聘用。通過考察的人選在指定醫院進行體檢,不按規定進行體檢,視為放棄錄用資格。
公示及聘用:根據考察和體檢情況,研究確定擬聘人員,并將公示擬聘人員基本信息,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。公示期滿,對沒有異議或反映的問題經查實不影響聘用的人員,按規定程序辦理聘用手續。
待遇: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工資、福利等待遇。
其他:留學畢業歸國人員中,符合落戶條件、表現優異者,將優先為其申請落戶指標。
聯系人:董老師,電話:010—68209085
報名郵箱:zhaopin@china-cic.cn
(郵件及簡歷名稱為:應聘部門+應聘崗位+姓名+學歷+聯系電話)
單位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27號院8號樓、北京市朝陽區安苑路11-1號4層
中國通信學會2023年度招聘崗位信息表 | |||||||||
部門 | 崗位名稱 | 崗位職責 | 招聘人數 | 招聘范圍 | 招聘條件 | ||||
職稱 | 專業 | 學歷 | 學位 | 其他條件 | |||||
辦公室 | 黨務專員 | 1.主要負責紀檢監察、宣傳、群團、理事會黨委工作; | 1 | 不限 | 不限 | 馬克思主義哲學、馬克思主義理論、中共黨史(含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)、中國語言文學、新聞學等相關專業 | 研究生及以上 | 碩士及以上 | (一)中共黨員,政治可靠,誠實守信,具備較強的工作責任心,工作耐心細致,具備邏輯分析能力、溝通能力、團隊協作能力,服務意識強,事業心強,能夠承受工作壓力; |
學術 | 學術交流崗 | 1.開展高層次國際信息通信領域學術交流與合作; | 1 | 不限 | 不限 | 信息與通信工程類、電子科學與技術類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、控制科學與工程類、管理科學與工程、科學技術史及其他相關專業 | 研究生 | 碩士及以上 | (一)政治可靠,作風優良,誠實守信,責任心強,工作耐心細致,具有團隊合作和服務意識,年齡35歲以下(綜合素質優秀者可適當放寬); |
普及與教育工作部 | 融媒體中心運維崗 | 1.圍繞學會重大決策和中心工作,主動策劃新聞宣傳工作,組織部署媒體活動; | 1 | 非應屆 | 不限 | 新聞傳播、語言文學及其他相關專業 | 研究生及以上 | 碩士及以上 | (一)遵守國家法律法規,政治素質好,政治覺悟高,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; |
工程能力評價與促進中心 | 產教融合崗 | 1.組織策劃、宣傳和執行職業教育相關工作; | 1 | 不限 | 不限 | 教育學類、管理學類、經濟學類、信息與通信工程類、英語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 | 研究生 | 碩士及以上 | (一)遵守國家法律法規,政治素質好,政治覺悟高,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; |
咨詢工作部 | 通信行業研究崗 | 1.及時采集國內外信息通信領域重點資訊及相關文獻資料; | 1 | 應屆生 | 不限 | 信息與通信工程類、電子科學與技術類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、控制科學與工程類、科學技術史及其他相關專業 | 研究生 | 碩士及以上 | (一)政治可靠,作風優良,誠實守信,責任心強,工作耐心細致,具有團隊合作和服務意識,年齡28歲以下(綜合素質優秀者可適當放寬); |
咨詢工作部 | 通信行業研究崗 | 1.負責開展信息通信領域的技術交流、產業研究及咨詢服務; | 1 | 非應屆 | 中級及以上 | 信息與通信工程類、電子科學與技術類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、控制科學與工程類、科學技術史及其他相關專業 | 研究生 | 碩士及以上 | (一)政治可靠,作風優良,誠實守信,責任心強,工作耐心細致,具有團隊合作和服務意識,年齡35歲以下(綜合素質優秀者可適當放寬); |
